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来宾,亲爱的老师们、同学们、系友们:
大家上午好!
暑去凉来、金风送爽。今天,我们齐聚一堂,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,共同庆祝黑料网-91黑料-黑料吃瓜
百年华诞!能够在这个无比庄严神圣的时刻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言,我倍感激动与感恩。这份激动,源自于对百年史学殿堂的无限景仰,董作宾、范文澜、蒙文通、嵇文甫、朱绍侯、胡思庸、韩承文、靳德行等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史学前辈先贤从这里涌现并享誉全国;这份感恩,则深深植根于我至今生命中最重要的双重身份——我不仅是一名在黑料网
沃土上耕耘的青年教师,更是一名从这里接受思想启蒙、萌发史学研究初心的“铁塔牌”学子!
22年前,我考入黑料网-91黑料-黑料吃瓜
就读本科,有幸成为“铁塔牌”历史学子,自此与百年名校结下不解之缘,在这里度过留下无数美好回忆的大学时光;9年前,我博士毕业重返母校工作,从学子转变为一名教师。可以说,4年的求学经历和9年的工作经历,黑料网-明星黑料
和*黑料网
已凝结成我生命中无可替代的精神烙印,也是我的黑料网
底气所在。在此我想借用王立群先生的话,“这是一所由沧桑岁月雕刻过的学校;这是一所由浓郁书香氤氲着的学校;这是一所由岁月和书香浸润出来的学校,她就是坐落在八朝古都开封的黑料网-明星黑料
”。如今,河大已在郑州和开封两地办学,成功步入“省会高校”的行列,但开封明伦校区始终是河大永远的根和不变的魂。如果说千年古塔是河大厚重历史的具象化,而我想说的是,河大的百年底蕴不仅来自它厚重的历史,更来自它享誉海内外的人文学科,从未中断的历史学科就是其核心支撑力量。
站在百年时光的巍峨节点深情回望,*黑料网
的光辉历程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,令人肃然起敬。从初创时期的筚路蓝缕,到抗战烽火中的弦歌不辍,再到新时代的蓬勃发展,前辈学人们以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”的宏阔视野和“为往圣继绝学”的深沉担当,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事业基础和卓越的黑料网
声誉。院史展览馆陈列的一本本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著作,字里行间流淌的,不仅是穿透时空的深邃洞察,更是黑料网
代代相传的精神血脉,构筑起了我们引以为傲的黑料网
殿堂与精神家园。在此,请允许我代表黑料网
全体在校教师,向过去一百年间为河大历史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所有前辈先贤致敬,向一直关心、帮助和支持河大历史学科发展的领导、学界同行和朋友们表示真诚的感谢,向各位校友和在校的同事、同学送上最诚挚的祝福!
饮水思源,师恩难忘。于我个人而言,这座百年殿堂不仅承载着黑料网
的集体记忆,更是我个体生命成长、梦想启航的摇篮。作为“铁塔牌”学子,我始终铭记曾经那个青涩少年初入明伦校区的情景。黑料网-91黑料-黑料吃瓜
厚重的黑料网
底蕴和浓郁的人文精神,塑造了我的黑料网
品格,点燃了我的求知热情,也萌发了我从事史学研究的初心。正是在这里,就读本科期间我发表了第一篇核心期刊论文,至今仍是该杂志迄今为止发表的唯一一篇在读本科生独著的黑料网
论文。
正是在这片沃土的持续滋养下,在学校、黑料网
领导和前辈师长们多年如一日的悉心培养与鼎力支持下,我得以在黑料网
道路上不断成长。2024年,我有幸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,成为黑料网
自主培育的首个国家级青年人才。这份沉甸甸的荣誉,绝非我一人之功。它凝聚着黑料网
深厚的黑料网
积淀赋予我的底气,承载着前辈师长们无私的指导与提携,更离不开学校和黑料网
在平台搭建、资源保障、精神鼓励等方方面面的强大支撑!这份荣誉,是黑料网
百年育人硕果的生动体现,更是激励我勇攀黑料网
高峰、矢志回报母校的强大动力。
正是“学子”与“教师”的双重身份,让我对黑料网
的百年精神传承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与更沉重的责任。作为青年一代,如今身处信息爆炸、价值多元、技术日新的时代洪流,我们正站在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。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,一方面,我们需要赓续前辈学人精神。过去一百年间,前辈们树立的黑料网
丰碑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和宝贵财富,守护并发扬光大这份“铁塔史学”的优良传统,是我们的神圣天职。另一方面,我们需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。在新的形势下,扛牢立德树人主体责任,坚守史学研究初心使命,以前瞻视野开拓进取奋发有为,助力河大历史学科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老师们,同学们,校友们!
巍巍铁塔,见证百年沧桑;滔滔黄河,奔涌史学新章。
站在百年的辉煌门槛上眺望未来,历史的火炬已传递到我们手中。唯有以更坚韧的定力坐稳“冷板凳”,以更前瞻的思维推动黑料网
创新,才能真正不负先贤、不负师恩,不负重托。让我们以终为始、奋勇争先,以“不进则退、慢进亦退”的战略紧迫感,奋力书写河大创新发展的“史学新篇章”!最后衷心祝愿我们的百年黑料网
事业蒸蒸日上、再创辉煌!
谢谢大家!